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集中精力抓好“六稳”、“六保”。这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重大举措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天津市审计局副局长谢津秋在学习报告后表示:
审计作为监督部门,要坚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,科学确定审计项目,持续提升审计质量,与其他监督检查部门一道,形成监督合力;着力揭示“六稳”“六保”落实过程中的难点、堵点问题,提出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,切实做到应审尽审、凡审必严、严肃问责,当好公共资金“看门人”、经济安全“卫士”。
加强顶层设计,科学编制审计项目计划。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绝对领导,努力发挥党委审计委员会优势,切实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强化审计项目顶层设计。2020年,天津审计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审计署统一安排和市委市政府要求,扎实开展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、促进优化营商环境、促进就业优先等“三促进”专项审计工作。同时,将“六稳”“六保”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板块专项审计之中,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落细各项重大政策。
加大创新力度,持续提升审计质量。坚持向统筹要效率,靠创新提效能,着力提升大数据生产力,全面推进审计全覆盖。研发完善审计模型,科学确定审计重点,精准锁定审计疑点。积极加强审计项目指挥、项目追踪、管理监控、审计整改等工作,提高审计宏观研判能力和微观核查能力,强化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,严把审计质量“生命线”。
加强协调共享,形成监督合力。严格落实审计权责清单制度,恪守审计权力边界。加强与纪检监察、巡视巡察等协作配合,持续健全审前线索征询、审中案件线索协商机制,重大事项开展联合办案,揭示影响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落实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,依法做好移送办理工作。持续深化审计成果利用,以“边审边改+审后整改”的新模式推动审计整改关口前移,加快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效益。严格落实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主体责任、审计机关审计整改督促责任,建立健全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跟踪督办、责任追究、结果反馈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,推动审计整改取得实实在在效果。